yl34511线路中心

为万亿巨轮升级拧紧每颗螺丝钉

日期:2016-02-23

2月23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全市绩效管理和干部考评工作会议上,22名优秀市管干部作为“2015年度全市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先进个人”,将走上会场主席台,接受全场掌声和敬意。同样受到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的,还包括全市57家2015年度综合考评和绩效考评“立功单位”。

去年,武汉“十二五”发展圆满收官,“万亿倍增”实现良好开局;成功摘取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全市人民12年来孜孜以求的夙愿得偿。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以这批先进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万亿级武汉巨轮再升级,需要全市上下每个部件的协同奋进,领导干部更是一颗颗关键的螺丝钉。为万亿级巨轮奔赴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新航程努力拧紧每颗螺丝钉,我市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武汉特色的绩效管理和干部考评工作体系,以新考法激发广大干部竞进作为,为全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引领科学发展的“风向标”“三个导向”织密织牢责任网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2011年,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瞩目长远,确立这一宏伟发展目标。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重点靠领导干部带头作为。

同年,我市绩效管理、干部考评工作体制机制的一场重大变革推出:原市委绩效办、干部考核办、市政府目标办“三办”整合,成立“市绩效管理和干部考评工作办公室”。通过绩效管理推进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通过履职尽责管理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每年度一次的集中考评,形成单位绩效管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个方面的考评结果,实现既“考人”又“考事”。

随着“三办合一”,一连串考评新机制接连推出,让各单位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感受到必须履职尽责的空前压力:处理好“变与守、简与繁、统与分、奖与罚”四个关系,组建由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基层代表等构成的专家评审团实地查核、现场评议,而不是由责任单位自说自话;扩大社会公众对绩效评估的话语权,在考准考实领导班子和干部工作实绩的同时,微循环路网、绿道、停车场、社区医疗养老等一批民生关切热点问题也顺应民意得以有效解决;将原来单项考核“六考合一”,结束了多头重复繁琐考核,也保障了考评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考核不仅要严,更要科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市突出“三个导向”,建立年度绩效管理指标设置模型,成为引领全市科学发展的“风向标”,犹如一张精密的责任大网,覆盖全市108家责任单位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

突出目标导向,围绕武汉2049远景发展战略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重大任务,每年动态聚焦市委、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强化重点指标,删减一般性日常工作指标,引导干部不只盯着当前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突出职责导向,根据每个单位的不同功能定位,突出单位核心职能,特色化设置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重点绩效指标,比如中心城区重点设置服务业升级、“三旧”改造等指标,新城区重点设置现代制造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指标,开发区重点设置高新技术产业、体制机制创新等指标。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制约转型升级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及生态保护、作风建设等强化刚性约束,各区所辖区域内出现生态环境损害重大事故即“一票否决”,当年度综合考评为“不达标单位”。

考评指标还根据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实时动态调整,引领全市责任单位始终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精准发力。去年,武汉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市考评办及时追加下达创新改革重点目标任务。一年来,各项改革创新举措收效明显,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武汉“行政审批3.0版”,市级权力事项从4516项精简到1822项,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保留权力事项最少的城市;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3个十条”新政发布,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武汉“合伙”创新创业;两个开发区率先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促进工作落实的“助推器”分类跟踪管理让“鞭子”时刻高举

 

全市绩效管理、干部考评虽然每到年底才“结总账”,可谈及被考评的压力,有干部这样形容:“感觉鞭子始终举在头顶,随时可能抽下来,所以一刻都不敢松懈。”

年度考核,不等于“一年一考”。近几年来,我市绩效管理不断优化过程控制,逐步建立起一套跟踪管理考核的完善机制,使考评工作充分发挥了促进工作落实的“助推器”作用。

市考评办根据各种绩效管理目标任务的性质和特点,运用“互联网+”的手段,依托“武汉综合考评网”,实现对绩效指标的每月、每季度、半年度直至年度的实时定点动态监控,实行分类跟踪管理,保障各单位各部门任务按时间节点及时推进。

数据类(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指标)目标任务实行月度监测通报,每月对照目标要求,和上年度同期完成情况、同类城市和同类区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通报。

项目类(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季度分析督办,每季度组织专家等项目现场实地检查,听取受益主体、项目建设者等各方评价意见,了解项目推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调研报告报市委市政府并予以督办。

约束类(包括生态环保等“一票否决”指标、突出问题整改等)目标任务实行适时监测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约谈有关责任单位,督促整改到位。

去年,市考评办根据跟踪管理情况,综合形成了月(季)度分析报告14篇,在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通报执行情况和督办整改情况8次,下达通知单44份、预警通知单26份,有力鞭策了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如期落实。

武汉园博园建设是去年重点绩效考核目标之一,因各种困难曾一度建设进度滞后,市考评办的专题调研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先后两次现场调度督办,主责部门市园林和林业局克难攻坚,将园博园建成了城市生态新地标,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荣获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40奖。

市城建委、交委、地铁集团、城投集团迎难而上,完善投入建设机制和运营模式,城建投资1750亿元,首条穿越汉江的地铁――3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地铁成环,兑现了一年开通一条地铁线的庄严承诺;二环线全面贯通,东湖隧道、江汉六桥、中法友谊大桥建成通车,城市建设登录收获期。

 

激励干部竞进作为的“指挥棒”奖惩分明促“能者上庸者下”

 

时下,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政治新常态。从中央八项规定到武汉治庸问责,干部队伍作风得以有力涤荡的同时,少数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心态成为新问题。

激励先进和问责“后进”并重,我市绩效考核和干部考评工作紧扣“三个结合”,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力破“为官不为”现象,奖惩分明的年度综合考评成为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竞进作为的“指挥棒”:

――综合考评结果与评选表彰紧密结合。每年全市各单位综合考评排序情况,均进行公开通报,浓墨重彩表彰和宣传综合考评立功单位和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先进个人事迹,在全市形成尊崇先进、学习优秀的浓厚氛围。在榜样的激励下,各单位不甘落后,铆足劲自我加压,形成了你追我赶、争相跨越、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

――综合考评结果与加强改进工作紧密结合。市考评办针对各责任单位综合考评的得分排序和综合评价意见,以正、反向清单形式,向各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反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督促制定改进措施。对年度综合考评不达标的单位,责成该单位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综合考评结果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年度考评情况成为市委对领导班子进行分析研判的重要依据:对完成目标任务实绩突出的干部,根据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领导班子被评为“不达标”等次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或组织调整;对“基本称职”或“不称职”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考评中反映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谈话提醒。

去年,市委、市政府首次表彰25名“履职尽责干事创业先进个人”,其中已有9人得到提拔重用;近两年,先后有7名市管干部因年度考核结果不理想,被组织诫勉谈话,4名市管干部被组织调整。在武汉,“以实干论实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已鲜明树立,“个人埋头干事、业绩群众公认、进步组织关心”的干事创业氛围正日益浓厚。(长江)

版权所有: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鄂ICP备52212461号 鄂公网安备42010502000138

地址:中国武汉市洪山区团结大道1020号 电话:86-27-84719552